首页 > 行情 > > 正文

爱与坚守 让回家的路更温暖

2023-06-26 01:20:47 来源:百度新闻 分享到:

流浪乞讨人员,可以称得上是社会中最特殊、最脆弱、最边缘的群体之一。对他们的救助工作,折射出一座城市的管理服务水平和温度。6月19日,是第11个全国救助管理和托养机构“开放日”。记者以“北京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特约监督员”的身份参加了北京市民政局在丰台区救助管理站举办的“开放日”主会场活动,和来自各行各业的社会公众一道参观了受助对象的生活空间,了解了救助管理的整套流程,聆听了一个个关于爱与坚守的故事。

一个什么样的救助管理站?


(资料图片)

它的救助范围涵盖了

北京三个火车站

丰台区救助管理站位于北宫镇大灰厂村,地铁14号线坐到终点后还要再乘坐10站公交车才可辗转到达,距离北京市区约有28公里。

在北京16个区的救助管理站中,丰台是较为特殊的一个,因为它的救助范围涵盖了北京西站、北京南站和北京丰台站三个大型火车站以及六里桥长途汽车站,全年救助量约占北京市的1/6,工作压力可想而知。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是一个占地面积达1万平方米的独立小院,内部有一座红色主体楼和一座白色小楼。据丰台区救助管理站站长康玮介绍,这里曾是大灰厂中学所在地,2015年改造,2016年正式入驻。站内目前共有150张床位,红楼是长期滞留人员生活区,白楼是临时遇困人员生活区,实现了两区分开管理。

上午8时许,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组织和社工机构负责人、志愿者等100余人相继来到丰台区救助管理站。作为市级主会场,“开放日”活动以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了近年来北京市救助管理工作的实际成效,启动部署了2023年全市“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并为首支“北京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特约监督员”队伍发放了证书。

受助对象在这里过得怎么样?

21项服务将温暖融入

生活的点点滴滴

艾草青青,粽香浓浓。6月19日已临近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在长期滞留人员生活区的活动室内,工作人员精心准备了一场端午节联欢活动,屋里传来阵阵欢声笑语。

屋内,桌子上摆放着一块半米见方的超大蛋糕,上面写着“浓情端午”,工作人员正将它切成一个个小块,递到受助对象手中。丰台区救助管理站副站长宋亚峰告诉记者,这是厨房师傅们特地为端午节制作的,将分发给每一位受助对象,共享节日快乐。

除了品尝蛋糕,站内还组织受助对象开展了民俗团扇彩绘和包粽子等活动。“先摆好粽子叶,再往里添糯米……慢慢来,别着急……”因受助对象多为肢体残疾和智力残疾,看似简单的几个动作,对他们来说却有点困难。护理人员和社工耐心地一遍一遍示范,一个个小粽子终于在受助对象的手中逐渐成形,大家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宋亚峰介绍,为进一步做好受助对象的照料工作,站里近年来积极引入第三方机构——丰台区温馨精康园,给受助对象提供专业化、系统化的生活照料以及医疗与护理服务。在日常照料记录本上可以看到,护理人员给受助对象提供了21项细化服务,每天做房间清洁两次,每天洗脸两次、洗脚一次、刮胡子一次,每周剪指甲一次,每个月理发一次……这些事无巨细的服务细则,让受助对象的房间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帮受助对象进行康复训练,站内还设置了认知训练个案室和肢体康复个案室。”温馨精康园院长邢尹立介绍说。在肢体康复训练室内,受助对象小郭正使用手功能训练器进行训练,将一个个不同型号的大螺丝放置在对应的位置并拧紧。“小郭今年18岁,是刚从儿童福利院成年安置到救助管理站的,他的下肢瘫痪、手部有烧伤,我们为他制订了腿部和手部康复训练计划。”

如何发现街头流浪乞讨人员?

多方联动 力争救助不留空白

居住在临时遇困人员生活区的刘女士,是一名外地来京人员,因务工不着导致生活出现临时困难。6月17日,北京西站工作人员递给她一张救助卡片,上面写着丰台区救助管理站的电话、地址和乘车路线。拿着这张救助卡片,刘女士免费乘坐公交车来到了救助管理站。

康玮告诉记者,每年像这样主动上门求助的受助对象不在少数,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救助管理站和公安机关联合开展街头救助巡查时发现的。“平日里,我们每周到六里桥、右安门、木樨园、宋家庄等重点区域开展街面巡查两次。在夏季酷暑雷雨、冬季严寒冰雪等极端天气情况下,进一步加大救助巡查力度和频次。”康玮说,“寒冷时,我们带上棉被、棉鞋、棉袄、热水等;炎热时,我们带上冰镇矿泉水、花露水、驱蚊液等,及时为不愿意进站接受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提供帮助。”

还有一些救助线索是通过热心市民的电话得到的。前不久,家住万丰路附近的市民赵先生发现小区的街心花园内躺着一名男子,因当时已接近凌晨,赵先生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拨打了救助电话。让他没想到的是,不到1个小时,丰台区救助管理站的救助专用车辆就带着救助物资赶到了现场。全程见证了工作人员的及时响应和耐心服务,赵先生对此大为赞扬。“接到求助电话后,我们的工作人员在10分钟内必响应、在1个小时内必到现场,全力确保流浪乞讨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康玮说。

流浪乞讨人员怎么回家?

为受助对象照亮回家的路

在丰台区救助管理站的宣传栏里,有一些花朵形状的贴纸,上面写着一个个名字。“自2003年建站以来,我们已经先后帮334名流浪乞讨人员寻亲成功,墙上的这些‘名字’现在都已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了。”康玮说,“冬送温暖、夏送清凉,但我们心里最大的愿望还是帮助他们找到回家的路。”

记者了解到,为了帮助受助对象早日与家人团聚,丰台区救助管理站多年来一直秉承“不放弃、不抛弃”的理念,多措并举开展寻亲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先后总结出地理引导法、依物查寻法、谐音查寻法、网络查地法等方法。寻亲专班的工作人员,尽最大可能与受助对象进行各种沟通交流,希望从他们的只言片语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受助人员小何只记得家乡是江苏省靖江市,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对靖江市所辖区域进行核实,经过一个星期的努力,终于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联系到了小何的亲人。

为拓展寻亲渠道,救助管理站还积极通过全国救助寻亲网、今日头条、抖音短视频等途径发布寻亲信息,并报请公安机关开展DNA、指纹和人脸比对,借力信息化手段,让科技为救助管理工作赋能。“2019年,我们救助了一名10岁的小男孩,通过校服上的一行小字,推测孩子可能是河北省张家口人。此后,我们通过今日头条向该地区定向发送寻亲公告,不一会儿,孩子的小姨就打来了电话。”康玮高兴地说。

“亲情在这里体现,关爱在这里延伸。”这是在丰台区救助管理站大厅内写着的14个大字,它也是工作人员20年来用心用情用爱开展救助管理工作的缩影和写照。在大家的努力下,有的受助对象结束了在外漂泊、居无定所的生活,回家与亲人团聚;有的受助对象虽然长期生活在救助管理和托养机构,但是得到了像回家一样的照顾和关怀。

原标题:《爱与坚守 让回家的路更温暖》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亚洲仪表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51   联系邮箱:5 516 53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