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报道:储能下一站:技术为王,还是加速“内卷”
“2016年时我们说储能是微风渐起,如今已经是狂风正烈了。”一家储能系统集成商感叹。
储能现在有多火?
4月10日,储能板块早盘开盘大涨,截至午间收盘,易事特一度涨超10%,科泰电源、派能科技、英杰电气、科士达涨超7%,协鑫能科涨超5%。特斯拉在头一天宣布,将在上海新建一座储能超级工厂。
(资料图)
上个周末刚刚落幕的第十一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 2023),算得上是国内储能行业规模最大的活动。根据主办方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的统计,首日入场人数突破6万,开幕式线上直播观看超过100万人次,这组数据甚至令不少参展多年的厂商感到意外。
作为新型电力系统中重要的参与者,储能虽然走在阳光下,但前路布满荆棘。
目前的储能市场高速增长,但被业内认为尚未具备真正的商业价值。同时,强制配储且建而不用,发电侧配储商业模式也尚未完善,针对发电侧反映储能价值的电价机制尚待形成。此外,跨界资本大量涌入这一赛道,数以万计的储能企业集中成立,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生力量的同时,也有相当多的市场主体急功近利、跑马圈地占用市场资源。
储能下一站,路往何处去?当前海外储能市场的商业模式更为清晰,国内储能厂商将主攻“出海”?
新型储能新增规模创历史新高,商业价值尚在形成
储能产业走入大众视野,与能源结构转型进程密不可分。
随着新能源接入电力系统的比例提升,为平抑风电光伏波动发电的特性,需要储能系统为提供稳定、安全的电力供应保驾护航。
政策层面的顶层设计是另一重推动力。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文件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新型储能将从商业化步入规模化发展时期。截至去年,全国已有近30个省份出台了“十四五”新型储能规划或新能源配置储能文件。
政策直接推动了行业的高增长。根据CNESA全球储能项目库的不完全统计,2022年中国新增投运电力储能项目装机规模首次突破15GW,达到16.5GW,其中新型储能新增规模创历史新高,达到7.3GW/15.9GWh。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新能源发电侧配置的储能目前是整体储能市场中的大头。
高速增长的同时,目前的储能市场被业内认为尚未具备真正的商业价值。
ESIE的现场采访中,作为对强制配储不合理性的注脚,多家储能企业提到了一个数据——6.1%。这一数据出自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去年11月发布的《新能源配储能运行情况调研报告》,该报告称,从储能等效利用系数看,根据调研新能源配储系数仅为6.1%,相较于电网侧、用户侧,电站侧(新能源发电侧)配储能利用系数最低。
强配叠加商业模式不完善,“出海”吸引着国内储能厂商
中电联在前述报告中指出,多地采取“一刀切”式的配置标准,部分地区将配储能作为新能源建设的前置条件,导致普遍存在运营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难以充分发挥储能作用。
强制配储且建而不用,同时发电侧配储商业模式尚未完善,导致市场走向了价格导向,部分项目选择了性能较差、投资成本较低的储能产品,增加了安全隐患。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主任委员陈海生去年接受贝壳财经记者专访时曾提到,应尽快出台储能价格的实施细则,针对发电侧需要建立反映储能价值的电价机制。
“现在的市场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江苏天合储能有限公司储能产品研究院院长杨凯在ESIE期间接受贝壳财经等媒体采访时提到,储能行业虽然目前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但市场竞争偏重价格这一单一维度,行业利润率并不高。
随着储能发展前景日益明确,跨界资本大量涌入这一赛道,数以万计的储能企业集中成立,虽然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生力量,但也有相当多的市场主体急功近利、跑马圈地占用市场资源。
中天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谭清武告诉记者,未来无论是共享储能、第三方独立储能还是新能源侧配储,在厘清了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的政策后都将具备盈利模型,届时储能将真正形成商业模式,也将从目前的价格竞争激烈的“红海”再度驶向蓝海。
相较国内市场,海外储能市场尤其是户用储能市场的商业模式更为清晰。这也使得“出海”对于国内储能厂商而言颇具吸引力。
新源智储能源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鹏举在采访中向贝壳财经等媒体透露,新源智储已将海外市场的开拓作为接下来的主攻方向之一。
新源智储是国家电投旗下中国电力2021年7月成立的新型储能技术创新、集成应用专业化平台,在近两年内发展迅速。CNESA数据显示,新源智储位列中国储能系统集成商2022年度国内市场储能系统出货量第九位。据李鹏举介绍,截至今年一季度,公司出货量累计约3吉瓦时。
作为国内市场储能变流器(PCS)出货量居首的龙头,上能电气(300827.SZ)储能事业部总经理姜正茂在被媒体问及出海时表示,公司储能业务自去年起已开始开拓海外市场,首个项目为新加坡裕廊岛储能电站项目,其中100MW储能变流系统由上能电气供货,今年全产品系列也拿到了北美认证,将对北美市场进行布局。
“储能不止于电芯”,技术创新仍将是尚方宝剑吗?
“许多人提到储能就会想到电芯,但其实电芯只是储能系统中的一部分。”阳光电源(300274.SZ)光储集团副总裁兼储能事业部总裁徐清清在采访中向贝壳财经等媒体提及。
电芯之所以成为许多人对于储能的第一印象,决定于电芯成本在整体储能成本中占比约有60%。作为电芯原材料之一的锂盐,其成本与电芯成本正相关。自去年年末以来,碳酸锂价格大幅下跌,成本问题也成为储能企业近期最常被问及的话题。
远景能源高级副总裁田庆军在ESIE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的一组可供参考的数据是,碳酸锂每下降10万元/吨,为储能系统带来的成本下降大概在0.07元/wh左右。
与储能类似,发展更为成熟的光伏行业同样在近年经历了上游原材料硅料的大幅上涨与回落。虽然利润分配不一致,但行业各环节的意见一般均倾向认为,原材料价格回归理性更有利于产业链整体健康发展。
“储能的价格不应该由矿产资源来定义,否则供应链将会极度不安全,非常危险。价格应该回归市场本质,由技术定义,通过技术创新与迭代实现降本才是合理之途。”田庆军告诉记者。
徐清清同样认为,过去两年虽然储能行业迎来了高速发展,但行业技术进步的速度实际上变慢了,上游此前会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寻找低价原料。而随着碳酸锂价格回落,行业上下游得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储能技术的进步。
ESIE也是管窥各家厂商最新技术重点的平台。亿纬锂能(300014.SZ)旗下的亿纬储能发布新一代拥有560Ah超大容量的储能电池LF560K,远景能源推出新一代大容量315Ah电芯与搭载该电芯的液冷系统方案,晶科能源推出了全新一代SunGiga液冷工商业储能解决方案,分别聚焦降本与安全两大储能核心路径。
贝壳财经记者在采访中了解,现阶段储能电芯尚以标准品应用为主,既有储能系统集成厂商选择加大电芯产能实现一体化,也有厂商选择暂时不介入电芯直接生产而采取外购策略。不过行业意见普遍认为,未来随着储能应用场景明确,除了增大电芯容量、提高循环寿命等基本逻辑外,电芯技术也会进行区别发展。
“什么样的技术路线是最合适的,行业还远远没有盖棺定论。类似大家进入同质化竞争,以规模降低价格,以价格获取市场,我觉得还没有到这个阶段。”西安奇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翼在采访中向媒体表示,他认为未来技术创新仍将是推动储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与此同时,如企业不具备规模化生产与快速降本的能力,依然难以拿到更多市场份额。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朱玥怡 编辑 陈莉 校对 陈荻雁
标签: